经济发展目标,社会折现率应根据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当前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本书探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特征及重大意义,分析我国经济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经验,探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系建设及重大支撑,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建议。

1、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一、内容提要1、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3、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二、重点、难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三、内容讲解《大纲要求》:(一)、掌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二)、了解规划工作的任务、规划的依据和前提(三)、掌握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四)、掌握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五)、熟悉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六)、了解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3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2.3.1(掌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2、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哪些

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而提高财政赤字预算,表明在经济复苏背景下,财政继续加力提效,可以为确保今年经济复苏保驾护航,增强经济稳定性。报告提出国企改革、扩大内需、支持创新,给资本市场带来投资机遇,相对看好数字经济、大科技、大基建等领域,今年国家工作重点:1、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