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留存收益比例 同一控制恢复留存收益比例

留存收益的相关计算:(1)留存收益的计算公式: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2)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净利润* 100%(净利润-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净利润* 100%。企业留存收益包括企业留存收益,包括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企业留存收益有哪些?留存收益包括什么,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留存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比例

1、什么是留存利润?

留存利润是留存在企业内部的内部积累,是从企业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为盈余公积。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企业按照规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为法定盈余公积。企业根据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盈余公积为任意盈余公积。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都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留存收益比例

留存收益的相关计算:(1)留存收益的计算公式: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2)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净利润* 100%(净利润-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净利润* 100%。(3)比如某企业年利润总额为1亿元,所得税为1亿* 25万元,税后净利润为7500万元。一般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即750万元。如果分红2250万元(即税后利润的30%),企业留存收益率为130p%。

留存收益比例

2、企业的留存收益都包括哪些?

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其中盈余公积金是有特定用途的滚存盈余,未分配利润是无特定用途的滚存盈余。盈余公积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仍留在企业的利润。

留存收益比例

扩展资料:企业留存收益的财务处理:1。利润分配: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司章程和投资者协议,对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配。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的亏损)和其他转增利润(即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按以下顺序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何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留存收益比例

3、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哪些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留存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企业应设置盈余公积科目,核算盈余公积提取和使用的增减,并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三个明细科目,核算各项盈余公积及其使用情况。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应通过“利润分配”科目核算。

留存收益比例

4、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

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存的待分配或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以后年度可以继续分配,在分配前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的利润后的余额。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仍留在企业的利润。

留存收益比例

5、留存收益包括哪些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留存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未分配利润,指企业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实现的净利润,留存在企业历年结余中。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相比,企业在未分配利润的使用上有更大的自主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较少。2.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留存收益比例

任意盈余公积分类:1。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比如,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当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其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当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留存收益比例

6、什么叫留存收益

1。留存收益概述留存收益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包括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在企业内部积累中。利润分配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投资者决议,对企业当年可分配利润的分配。可供分配利润按以下顺序分配:(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二)提取法定公益金。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扣除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后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2)应付普通股股利。如果优先股有应付股息,应在提取盈余公积之前进行分配,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减去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非公司企业也可提取10%以上),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